反映,本市一些交通枢纽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仍有不足之处,有的地方高低落差间只有台阶,没有坡道,没有
上海市大多地方无障碍设施建设都很完善,为啥轮到了交通枢纽,反而如此“不人性化”,遭市民诟病?
沈先生先拉着记者,从南广场入口一路向西,穿过长长的网约车上车点,到了南站内部道路“动力南四路”的尽头,沈先生示意,南侧不远处的石龙路边就是石川路龙川北路公交站,111路等共5条公交线路都经停此处,二人所站的位置就是下公交车进入南站人流的必经之路。而横跨动力南四路的斑马线厘米,却没有设置平缓的坡面。
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女士从远处走来,到了过斑马线时犯了难,只得背过身去,倒退着一点点把婴儿车拉下比车轮还高的路肩。到斑马线另一边,她又用力压着推手,让婴儿车翘起一个角度,才让前轮够到路肩上面的人行道,再抬起婴儿车上去,十分费劲。
继续向南站走,记者又经过了三级台阶,同样没有设置坡道,给行人增加了障碍。
随后,沈先生带着记者前往上海南站北广场的交通枢纽区域。这里看起来是不久前才新建的公交站,有729路、763路等公交线路驶进发出。不同线路站点间的柏油路面上,印着斑马线,但高高的路肩仍没有设置缓坡,记者观察发现,在这上下车的一多半手里都拉着行李箱,拎上拎下,可谓非常不便。
记者在北广场兜了一圈,整个公交枢纽仅有一个斜坡,设置在站台办公区域与地面之间,并不在某个公交站台。一位环卫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这个斜坡是只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推电瓶车上去停车的。
在上海南站的地铁站区域,同样有不少长段的台阶,给乘客增加障碍。北广场进入1号线级台阶,仅有扶手下方做成的坡面,角度太大,记者看到的所有行李箱乘客都是费力用手拎起走台阶。而南广场一侧的2号地铁出口外同样,想上到南广场地面区域,只能爬楼梯。
沪闵路过街太不便另一边,拖着行李箱在沪闵路虹梅路路口穿行的陈先生,也被高高的台阶所困扰。
“民声直通车”记者,每次乘坐公交到达锦江乐园地铁站附近后,要拖着行李箱、买菜的推车前往沪闵路北侧,就成了难题。“地面上没有人行横道线,地下通道又没有适合车子下楼梯或上楼梯的设施,所以我只能提着沉重的行李蹒跚地上下楼梯。”陈先生说。
“没有无障碍设施”也不完全准确。路口西北侧,汇集了几乎各个方向的地下通道,除了连通“锦江乐园”地铁站方向的人行通道和非机动车道,还有一条地下通道通往更南侧的虹梅南路,入口的指示牌显示,几个地下通道之间并不相通。在非机动车通道入口旁,记者看到了一台无障碍电梯,只是,体验后发现,这台电梯底部的地下通道,连通的是沪闵路—虹梅南路,从虹梅南路的出口出来,依然要走只有台阶的地下通道前往地铁站。也就是说,无障碍电梯只能服务虹梅路和虹梅南路两侧的市民,却将地铁、公交站的大客流排除在外了。
沈先生也希望,管理方能重视人行通道便利性的建设和改造,造福携带行李通行的乘客群体,为需要关心的老幼弱残、轮椅使用者等群体创造无障碍通行便利。